应绍兴市上虞区委、区政府的邀请,2018年11月9-11日,浙江大学湖州休闲农业产业研究院院长严力蛟教授参加了上虞乡贤座谈会和在绍兴市上虞区召开的2018乡村振兴与休闲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11月9日下午,由上虞区委、区政府组织召开的上虞乡贤座谈会上,严力蛟教授就上虞的资源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主要内容如下:
一、资源优势
1.人文资源优势:上虞的文化底蕴是非常深厚的。
(1)文化:虞舜文化、青瓷文化、东山文化、梁祝文化、孝女文化、春晖文化等。
(2)名人:古代-王充、嵇康、谢灵运等;近现代-殷夫、经亨颐、夏丏尊等;当代-马一浮、竺可桢、胡愈之、吴觉农、陈从周、谢晋等,其实,吴觉农(丰惠人)、陈从周(道墟人,虽然百度中介绍出生于杭州,但他是实实在在的上虞人,而谢安其实不是上虞人,是一个新上虞人,隐居东山、东山再起)非常有名气的,他们是在茶叶方面和园林方面贡献卓越的大师级人物,但可能因为他们是从事农业有关的,宣传和重视程度不够一些。还有竺可桢(东关人)和六小龄童(道墟人)也非常重要。这些名人资源都要好好挖掘和充分利用。
2.自然资源优势:
总体来说,虞南地区比较好一些。这里要提一下的,四季仙果做得非常有名气。
二、核心竞争力
我认为上虞的核心竞争力只能是文化,因为文化是独一无二的。自然优势,虽然也很好,但你有的山水风景,其他地方也有,而且比你更好。上虞没有唯一性、第一性、垄断性的自然资源优势。
三、如何利用上虞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做四篇文章:(第一篇是引领,第二篇是发展文化和艺术(可以与产业结合),第三、四篇是需要做实做强做大做好的-农业和工业)
1.做好孝德文化的文章(不但与时俱进,而且永不过时)――虚的――但有引领作用。
2.做强青瓷之源的文章(众所周知,龙泉的青瓷是从上虞过去的。上虞青瓷的文章要从艺术的角度去做,而非实用的,实用的物品(如碗盘之类的)是做不过其他地方的(不管是资源、历史和名气等),而文化和艺术可以做出大品牌、打出大影响)――虚实结合的――文化和艺术(可以与产业结合)。
3.做大四季仙果的文章(四季仙果是上虞的农业特色产业,已经有很好的基础和很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要做实(农业),还要结合无中生有,把月亮做大、做好,使月亮更亮、星星更闪耀!四季仙果+文化+创意是关键。
4.做精环保产业的文章(而不是化工,环保产业是朝阳产业,我上个月应邀来上虞参加了中美加环保技术交流会,深受启发。尤其参观了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数字智慧监测系统。真正做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脱胎换骨、壮士断腕、华丽转身,实现蝶变和嬗变。虽然过程会比较痛苦)――要做实(工业)。
11月10日在绍兴市上虞区召开的2018乡村振兴与休闲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由中共绍兴市上虞区委、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主办,上虞区农办承办,浙江省农村发展集团上虞有限公司、上虞区教体局、上虞区旅游局协办,学术支持单位是世界休闲组织和浙江大学。有来自西班牙、加拿大、匈牙利和北京、上海、杭州和绍兴本地的600余位专家、领导和企业家参加会议。
严力蛟院长作为圆桌论坛嘉宾就如何推动乡村的全面发展(包括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乡村建设等),讲述了7个方面的实现路径,主要观点简述如下:
1.规划引领,重点突破:制定1(1个县域总规)+2(2个示范点)+N(逐步延伸到全县域)的乡村振兴规划,点线面结合,循序渐进。千万不能撒胡椒面和天女散花。
2.生态优先,产业为本:不能就美丽而美丽,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并在此基础上,把美丽、生态、风景、文化、乡愁变成产品、生产力和财富,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3.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政府进行顶层设计、战略规划、用规划来引领项目,然后主体必须是农民。一定要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否则肯定是做不好的,同买东西一样,是要不要与有没有的关系,效果大不一样的。
4.城乡融合,建管并重:双轮驱动――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全面美丽――美丽庭院,美丽田园;以城带乡,以工补农;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管理运营三驾马车齐驱,做到高地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
5.彰显特色,打造网红:要做好乡村振兴,首先必须把特色、差异性做出来,真正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要包装几个亮点、卖点、引爆点,并把这个引爆点变成网红,发展网红经济,以增加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6.机制创新,一以贯之:要制定一整套透明、公开、公平、公正的政策体系、评价体系、考核体系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要知行合一、一以贯之、持之以恒,一届一届接着干,一张蓝图绘(干)到底。
7.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政府做好两个环境:第一个是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第二个是投资环境(服务体系)。要利用市场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筑巢引凤、招商引资,依靠社会力量、工商资本,利用政府少量的钱作为引子,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