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浙江大学湖州休闲农业产业研究院院长严力蛟教授受邀参加我国首个生态修复全产业链创新平台——ERA生态修复产业联盟启动仪式,该仪式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该联盟旨在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修复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来自环保科技、规划设计、产业运营、投资开发领域的50家联盟成员单位代表,以及生态修复相关学科的近20余位专家教授参加了活动,生态研究室主任李永建随行参加。
2008年6月,严力蛟教授负责编制完成《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总规划》,十年磨一剑,安吉做为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诞生地,为浙江乡村振兴示范省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严教授从安吉美丽乡村建设到美丽乡村的运营、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关系等方面做了精彩报告,以安吉与太阳公社为例分享美丽生态与美丽乡村经验和乡村振兴心得,到会的各位生态大咖、专家和企业家给于高度评价和认可。
会上,被IEED国际生态环境设计联盟誉为“中国生态修复设计之父”的浙江大学特聘教授朱仁民老师、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副秘书长南开大学吴婧教授分别做了生态修复经验案例分享。
作为生态修复领域第一个全产业链创新平台,该联盟创新之处有三点,一是从技术的角度,由单一治理变成了综合治理。统筹考虑土地利用、水土保持、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整体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以往生态修复项目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二是从系统的角度,由环节治理变成了链条治理。采用“生态修复+产业植入+价值溢价”的良性循环模式,不但能产生生态修复效果,还能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次性实现“废水弃山~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两个跨越,才能跳出以往生态修复项目陷入的“重治理轻管理,重投入轻维护的怪圈”。三是从动能的角度,由单独推动变成综合赋能。也就是聚合大成果、大资本、大数据、大规划、大建设、大产业等要素,形成生态修复的“集成场”,通过跨界融合为生态修复注入强大动力,最终实现绿色创新协同发展。例如用大数据的力量赋能生态修复,可以建模推演修复区生态演变的规律和趋势,从而精准施策,更为动态地保障生态修复的效果。
严力蛟院长和李永健主任受聘为ERA生态修复产业联盟智库专家
严力蛟教授受邀做《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农村规划与建设》的经典案例分享主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