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大学湖州休闲农业产业研究院网站!今天是
行业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成果 > 行业研究

浅谈 【水景】 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时间:2020.08.05 来源/作者:

有山皆有园,无水不成景

 

水景,作为自然界中极

 

具生动的景观

 

至清,至美

 

能静能动,能刚能柔

 

波澜壮阔,温婉细腻

 

水景概述

水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水具有灵活、巧于因借等特点,能起到组织空间、协调水景变化的作用,更能明确游览路线、给人明确的方向感。设计师需要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水的特性,才能更好的表达出水景设计的意图。

但是随着地球水资源的日益短缺,我们不得不想想未来该如何去营建适于人欣赏的水景成为每一个景观设计师所面临的问题。所以说,分析水景的特性,明确水景的作用,了解水景的设计形式,利用水景和各种景观元素的关系,以表达设计的意图,是值得我们耗费精力、气力去追求、探讨的课题。 

水景的形式和景观性

一、水景的形式

按其形状特征:

点状水体(水池、泉眼、人工瀑布、喷泉)

线状水体(水道、溪流、人工渠)

面状水体(湖泊、池塘等)

二、水景的景观性

构成水景的成分不只是水。

只有水,就不能构成水景,至少不能构成具有观赏价值的水景。

除了水之外,参与构成水景的还有很多景观要素,如水边或 水中的堤、岛、建筑物、构筑物、植物、动物、(鱼、水禽)等等。


水的形态、风韵、气势、声音蕴含着无穷的诗情画意,既丰富了空间环境,又给人美的享受和无限的联想。

水景主要有流水、静水、喷水、落水几种形态,这些形态又可衍生出丰富多彩的变化形式。

流水景观:流水因地形的高差而形成,形态因水道、岸线的制约而呈现。在流水景观设计中又分为自然流水与人工流水。流水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岸线护坡,通过水岸修剪保障河道安全、加强景观效果、减少水流对岸线的冲蚀等。

宽大的河流修建岸线必须根据防洪要求进行设计,小型流水弯道处必须保证弯曲半径不小于水道宽度的5倍。   

 此外,从安全、节能和利于近水游玩的角度出发,人工景观流水的深度一般控制在200-300mm之间,并在水流汇集处修建排水设施,保持水流洁净,避免循环系统淤塞,以求在满足视觉需求的同时又起到安全、环保的积极作用。

静水景观:静水,即以稳定形态成片状汇集的水面。静水景观是指以自然的或人工的湖泊、水库、水田、池塘、水洼等为主的水景形式。由于诸多特定功能优势和较强的可控性,以及不同规模的灵活性与环境的适应性,使得静水景观在公共环境和人居环境中得以广泛地应用,成为区域社会生产、生活,生态系统和环境综合景观中的重要基础条件。

以人工湖为例,人工湖设计必须确保安全性。人工湖水体的近岸2m 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m 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m;硬质驳岸、景桥侧面凌空高度大于0.7m 时,应设护栏,护栏高度大于或等于1.05m。对于小型人工湖和造价许可时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硬质湖底和驳岸;大型人工湖一般选用软质湖底,防水材料可以选用天然钠基膨润土防水毯。

喷水景观:喷水景观的类型很多,大体可分为:普通装饰性喷泉、与雕塑相结合的喷泉、水雕塑、自控喷泉等。在一般情况下,喷泉的位置多设于建筑、广场的轴线焦点或端点处,也可以根据环境特点,做一些喷泉小景,自由地装饰室内外的空间。喷泉宜安置在避风的环境中以保持水型。

喷水景观设置过程中需注意喷水的高度与直径,根据人眼视域的生理特征,对于喷泉、雕塑、花坛等景物,其垂直视角在30度、水平视角在45度的范围内有良好的视域。喷泉的适合视距为喷水高的3.3倍。也可以利用缩短视距,造成仰视的效果。水池半径与喷泉的水头高度应有一定的比例,一般水池半径为喷泉高的的1.5倍,如半径太小,水珠容易外溅。为了使喷水线条明显,宜用深色景物作背景。

落水景观:落水景观是指利用构筑物的高差使水流由高处向低处跌落而下形成的园林景观形态,以瀑布和跌水最具代表性。跌水与瀑布的理水手法很相近,只是瀑布主要利用自然山石为载体来塑造水景,而跌水是利用规则的形体为载体来塑造水景。

人工瀑布则按其跌落的形式分为滑落式、阶梯式、幕布式、丝带式等多种形态。并模仿自然景观,采用天然石材或仿石材设置瀑布的背景和引导水的流向(如景石、分流石、承瀑石等)。

水色光影:园林水体空间中的光影有三种表现。

一、是水面的波光

二、是景物在水面的倒影

三、是波光的反射,这是水面独有的特性;光通过水的反 射映在水边建筑的顶棚和墙面上,具有闪烁摇曳的装饰效果。

堤岛与山石:用园林中的水来构成空间的下垫面,是园林空间构成的一种常见形式。而这种下垫面本身的构成,则常常需要通过堤、岛、礁石、园桥等的布置来加以引导和制约。 

水边的山,可以作为水面的背景景观,也可以作为倒影而直接加入到水景的构成之中。山景在水景的创造中有时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例如杭州西湖,如果没有周围此起彼伏的低山作陪衬,其风景效果将大打折扣。

植物与动物/建筑物与构筑物:植物是园林的最基本要素,当然也是园林水景构成的基本要素。在园林中,常常还可以利用一些动物雕塑,来增加生态景观的份量。

水中或水边的建筑物与构筑物,如亭、廊、楼、榭、舫、桥、观景台、水坝等等,都是水体造景的常用要素。水中的亭桥、廊桥、石舫等等,也都能够成为某一局部水区中的主景,与水面一起构成优美的水景。

 

水景的作用

水是用于户外环境设计的自然设计因素。人们除了维持生命迫切需要水外,在感情上也喜欢水。人在本能上更是喜欢触水。水甚至有着治疗效果。水具有特殊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它可以有使空气凉爽,降低噪音,灌溉土地等实用功能”。

园林水景有着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但在造园作用方面,概括起来主要有 以下三种:

1. 系带作用;2.统一作用;3.焦点作用。

系带作用:水面具有将不同的园林空间和园林景点联系起来,而避免景观结构松散的作用;这种作用就叫做水面的系带作用,它有线型和面型两种表现形式。

1、线型系带:将水作为一种关联因素。可以在散落在景点之间产生紧密给合的关系,互相呼应,共同成景。一些曲折而狭长的水面,在造景中能够将许多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线状分布的风景带。

2、面型系带:园林水体这种具有 广泛联系特点的造景作用。一些宽广坦荡的水面,如杭州西湖,则把环湖的山、树、塔、庙、亭、廊等 等众多景点景物,和湖面上的苏堤、断桥、白堤、阮公墩等等名胜古迹,紧紧地拉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优美动人的巨大风景面。

统一作用:许多零散的景点均以水面作为联系纽带时,水面的统一作用就成了造景最基本的作用。

在园林中,水体可以作为联系全园景物的纽带。

例如:扬州瘦西湖的带状水面延绵数千米,众多景物或临水而建,或三面环水,水体使全园景物逐渐展开,相互联系,形成有机整体。

而苏州拙政园中的许多单体建筑或建筑组群都与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水面将不同的建筑组合成为一个整体,起到统一的作用。

焦点作用:飞涌的喷泉、狂跌的瀑布等动态水景,其形态和声响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对人们的视线具有一种收聚的、吸引的作用,这类水景往往就能够成为园林某一空间中的视线焦点和主景。这就是水体和直接焦点作用。

 由于水面将园林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敞开起来,水中的岛、堤、半岛,甚至某一段向水中凸出的湖岸等,都可能构成水体空间中的视觉焦点。这种视觉焦点是水面所造成的,因此,可以认为这是园林水体间接的视觉焦点作用。

 

水景建造现状:中国园林素有“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之说,由此可见水对于景观的重要性。可是,水景现状却令人勘忧。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大喷泉却静静的躺在水里而不喷水,到处是被污染的河流、小溪,还有那笔直高深的蓄洪大坝,更不用说那些早已干涸的水池了……,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水景现象,也是一种很可悲的水景现象,发人深省!

近日,有关媒体刊发了一则“缺水城市滥刮圈水造景之风”的消息。该文指出:在水资源紧缺的华北、西北一些城市,近年来出现大造城市景观水之风。有的城市“拦河筑坝”,把河水“圈”在城内;有的城市耗巨资“挖地造湖”,人为制造水域景观。据调查,目前黄河流域正在打造水域景观的大中城市已有16个,仅郑州、西安、咸阳三市计划投入的相关“圈水”资金就达40多亿元。在水资源日益缺乏的今天,如何去营造宜人的水景,如何去满足人们亲水的这种需求,成为摆在我们设计师面前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一是地上成景,地下成灾;上游成景,下游成灾。“圈水造湖”使城市地下水位短期内大起大落,影响建筑安全。洛阳市形成巨大水面后,市内地下水位不断上涨,今年以来,洛阳市地下人防工程多处涌水,如果防空洞被长期浸泡出现坍塌,将对建筑密集的城区构成威胁。而上游筑坝拦水,必将影响河流生态基流,造成下游河道部分时段干涸、断流。

二是造成行洪障碍,影响防洪安全。目前一些城市用橡胶坝蓄水的水量已相当于一座中型水库,一旦出现较大洪水,塌坝行洪时必将造成局部河段水量陡增,影响防洪安全。

三是蒸发量大,水资源浪费惊人。大造水景的洛阳市,年均水蒸发量超过降雨量一倍,而修建星海湖的石嘴山市,年均水蒸发量竟超过降雨量10余倍。黄委会副主任廖义伟说,水面大了,蒸发量必然要大。这些花几亿、十几亿资金搞起来的景观工程,可能变成当地最大的耗水工程。

 

对策

大多数情况下很多设计师在设计水景时大都是采用借鉴的原则。国外及国内的很多大城市大都是用大喷泉、大水体来形成美丽壮观的水景,于是各地的中小城市也不顾自身的条件,争相模仿这种大气壮观的水景,结果就出现了上述的结局。 

水来自于大自然,她有着动的喧器,静的和平,还有韵致无穷的倒影! 在设计水景时,我们更应该考虑地域水资源的状况,尤其是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如何设计水景更应该值得考虑。

“小”不宜“大”:多考虑设计小的水体,而不是那种漫无边际、毫无趣味可言的大水体。之所以现在出现了那么多的大水体可能与人们“好大喜功”的心理因素影响有关,也许大水体会让人更能感觉到水的存在,更能吸引人们的视线。

可是建成后的大水体往往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大水体的养护之困难可能是设计师在设计之初所没有考虑到的;大水体往往让人有种敬而远之的感觉,而没有想亲近的感觉,因为往往在水体旁边都会有类似“此处水深,禁止游泳”等警示性的牌子;大水体一般是靠人工挖出来的,因此大都是“死水”,一旦发生水体污染问题,那将是致命的。

而小水体容易营建,这是其中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小水体更易于满足人们亲水的需求,更能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更何况在后期养护管理中,小水体便于更好的养护,并且在水体发生污染的情况下,小水体更易于治理。 

“曲”不宜“直”:古典园林营建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师法自然”,即在设计中要遵循大自然中的规律,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大自然中的河流、小溪,它们基本上是蜿蜒曲折的,因为这样的水景更易于形成变幻的效果。

尤其是在居住区中更易于设计成仿自然的曲水!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人则将水体设计的成笔直的,也许他们是想体现人工美、人工征服自然的能力吧!

“下”不宜“上”:“下”不宜“上”指的是设计的水景尽可能与自然中的地球引力相符合,不要设计太多的大喷泉,他们大多是向上喷的,是需要能量来支持它们抵消重力影响的,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

因此,在现实中我们最好能充分利用重力的作用,用尽可能少的能量来形成尽可能美的景观。这是需要考验设计师创新能力的。

“虚”不宜“实”: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虚的水景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此处的虚的水景是相对于实际水体而言的,它是一种意向性的水景,是用具有地域特征的造园要素如石块、沙粒、野草等仿照大自然中自然水体的形状而成的。 

这样的水景对于严重缺水地区水景的营建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这样的水景更易于带给人更多的思考、更多的体验。这也许是真实水景所无法比拟的,因为真实的水景往往只能带给人们一种视觉上的满足、一种很肤浅的体验。

 

实用技术

景观水景:

设计基本要求

1、水景设计,在景观设计使用相当广泛,需具备灵性、生动及美感三个条件。

2、水景在平面位置布置要适当,平面形态既要规整也可有一定的艺术图案,需简洁大方有变化。

3、水景要有可靠的防水措施,北方寒冷及严寒地区应有防冻措施。

4、水景要有完善的进水、排水、溢水等水循环系统,并确定是否需要过滤装置,进水口与出水口应分别在水景的合适位置布置,以确保水系循环的均匀。

5、水循环系统的动力设备要有合理的控制方案,尽量布置在隐蔽的位置,以免影响景观效果,与此同时还要保证维护维修的便利。

6、景观水景,要有洁净的水源、水种,要考虑有灯光的夜景效果,水下照明灯具应采用低压型

设计控制要点

1、可涉入式水景的水深一般要控制在300mm以内以防止儿童溺水,同时水底应做防滑处理。不可涉入式水景水深大于400mm的要有安全防护措施,人工叠水可进入的池内深度一般限制为300~500mm。

2、水景的观景平台、水池压顶与水面的高度,宜控制在50~150mm之间,以突出观水和亲水的效果。

3、贴临建筑的水景,水景结构宜与建筑结构整体考虑,并有可靠的防水措施。

4、设置循环水系的设备泵坑,设备坑尺寸根据水景大小与水电设计师协商调整,需要做净化处理的设备房应另行设计并隐藏处理。

5、水景不能跨越地库顶板和自然地面两种基础上;遇特殊情况,必须作基础补强处理。

6、规则水景一般采用硬质池壁和池底,池底构造由上至下分别为:饰面材料、水泥砂浆结合层、防水层、水泥砂浆找平层、抗渗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垫层、稳定层及素土夯实,各层做法所用材料和强度可根据具体项目调整;池底需做变形缝,间隔一般为30m。

7、水景饰面板石材六个面需要进行涂刷封闭,保证石材表面的色泽光鲜。

人工湖、溪流与驳岸:

设计基本要求

1、人工湖、溪流及驳岸的设计应满足美化环境和人们亲水、观水以及戏水的要求。

2、人工湖的设计应考虑:湖区形态、驳岸形式、水深、净水面水体还是与溪流及景观水景的组合水体,以及景观喷水、水源、水质净化处理(一般分生物生态净化和机械循环沙钢净化处理)、排洪、溢流、湖底防水等。

3、人工湖设计应考虑水上及临水构筑物如:景桥、景亭等形式。

4、人工湖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水生植物及岸坡植物的合理配置与周边的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对于要求较高的项目,还要配置灯带及水底灯照明,以增强夜间景观效果。

设计控制要点

1、人工湖设计必须确保安全性。人工湖水体的近岸2m 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m 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m;硬质驳岸、景桥侧面凌空高度大于0.7m 时,应设护栏,护栏高度大于或等于1.05m。

2、对于小型人工湖和造价许可时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硬质湖底和驳岸。湖底具体做法可查阅文科相关项目设计图纸。

3、大型人工湖一般选用软质湖底,防水材料可以选用天然钠基膨润土防水毯;膨润土防水毯厚度≥ 6mm,幅宽可达6m;湖底具体做法可查阅文科相关项目设计图纸。

4、膨润土防水毯在阴、阳角部位可采用膨润土颗粒、膨润土棒材、水泥砂浆进行倒角处理,倒角时阴角可做成30~50mm的坡角或圆角,阳角可做成30mm坡角或圆角,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如不进行倒角处理,会导致转角部位出现剪切破坏或膨润土颗粒损失,影响整体防水质量。防水毯的搭接宽度应≥200mm,搭接缝应涂抹膨润土密封膏或铺撒膨润土粉。

游泳池:

设计基本要求

1、游泳池应配有成人池、儿童池、按摩池、洗脚池、室外冲淋器、更衣、淋浴室,游泳池的周边应设置排水沟,避免外界水流入游泳池。

2、游泳池、按摩池的下水台阶位置要布置合理。

3、游泳池需要形成封闭的管理空间,如结合抬高游泳池区地形、种植绿篱等形式进行围合。

4、应在合理的位置设置溢水口、放空口及灯光设施。

5、游泳池需要考虑水质净化及水系循环设备,为了景观效果,需对设备做隐藏处理,设备由专业公司设计并安装。

6、游泳池主体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不得跨越地库顶板与自然地面,并有可靠的防水措施

设计控制要点

1、游泳池的成人池的水深一般控制在1.2~2m,并做单向放坡,或分深水与浅水区域;儿童游泳池水深一般控制在0.6~0.9m,儿童池贴临成人池设置时,应安装防护栏。

2、按摩池水深一般为0.9m,座位以上水深0.45m,一个按摩池的喷头一般分为四组, 具体可根据实际调整。

3、洗脚消毒池要设置在进入游泳池的通道内,长度不小于2m,宽度宜与通道宽度相同,洗脚消毒水深为0.2m。

4、游泳池入水台阶的宽度控制建议为0.4m或以上,台阶高度0.2m左右;台阶边沿必须打磨成圆角,不得有尖锐的边角;台阶的踏面应用不同颜色的饰面材料做出警示线。

5、游泳池池底构造做法由上至下分别为:饰面材料、水泥砂浆结合层、防水层、水泥砂浆找平层、抗渗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垫层、稳定层及素土夯实;各层做法所用材料和强度可根据具体项目调整,池底需做变形缝,间隔一般为30m。

假山:

设计基本要求

1、假山分自然石块堆砌假山和人工塑石(人工仿真石饰面)假山、也可以采用自然石块与人工塑石的组合的假山。

2、自然石块堆砌假山石可做为跌泉假山石和干堆砌假山石,一般体量不宜太大。

3、人工塑石假山也称人工塑山和人工塑石,造型、形态、颜色必须自然、逼真、有生趣,一般可以与瀑布、跌水、喷泉、小型功能房有效结合。

4、人工塑石假山应由专业公司二次设计和施工,且要注意安全提示牌、禁止提示牌

设计控制要点

1、自然石块假山,应选择色泽、纹理、表面形状相近的石块,石块大小搭配要合理、均匀。

2、石块选择立式布置时,要保证其可靠牢固度;选择卧式布置时,注意上下石块不要通缝布置。

3、自然石块假山体量较大时,内部可增加钢筋混凝土结构。

4、人工塑石假山一般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做骨架或用型钢结构做主体骨架。

5、人工塑石假山的基本构造:

  ① 喷仿真石涂料;

  ② 20mm厚1:2.5水泥砂浆加玻璃纤维抹找平层(按粗糙、平滑、拉毛、塑面手法处理);

  ③ 2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层;

  ④ 30mm厚1:2.5水泥砂浆加玻璃纤维抹基层(应于钢丝网内外双层完成);

  ⑤ 5mm×15mm钢丝网,用细铁丝与下层钢筋网绑牢;

  ⑥ 150mm×150mm钢筋网(形成假山膜胚形状),钢筋规格Φ10mm,与主体结构焊接牢固;

  ⑦ 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或型钢主体结构);

  ⑧ C20混凝土基础,(规格及厚度按实际要求定)。

6、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应由专业结构设计师设计,应预留与钢筋网连接的预埋件。

7、应有可靠的混凝土基础,主体与基础连接牢固;型钢主体结构的焊接,焊缝应饱满,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55-2012的要求。

 

水景观表现形式多样,易与周围景物协调统一,同时它灵活,巧于变化,能够丰富水景的设计。依水景观能否充分表达作者的意图、如何在统一中求变化以及丰富空间表达效果等问题上,都需要设计者全面的思考与探讨,这也是由依水景观自身特点所决定的,所以说,依水景观与水景设计之间的关系,也是值得我们耗费精力、气力去追求、探讨的课题。